消費日報網訊(陳穎 記者 鄭紅梅)“孔叔,來一包肥料,拿回去種花生打油炒菜吃。”在藤寨供銷社莊稼醫院門口,松坡村村民李艷熟稔地報出采購清單。
“今年檳榔價格好,可以多收入幾萬塊,孔叔今天的貨我要賒賬,等農作物收成后再付肥料錢”。從藤寨坡田村前來采購農資的村民陳明江,家里種空心菜、玉米、苦瓜,還有些檳榔和橡膠,每年需要購買2000多元肥料。
“好嘞,一包肥料100斤,60元。阿江家的賒賬!”被當地人稱呼為“孔叔”的老供銷社人陳明孔笑呵呵地搬出肥料,如數家珍:“這一包可以種200多斤花生,榨出來的花生油淡黃透明,色澤清亮,氣味芬芳,滋味可口,容易消化,適合當地人飲食需求。”
當前,海南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正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。記者在屯昌縣南坤鎮藤寨供銷社采訪時,63歲的原任藤寨供銷社主任陳明孔一邊嫻熟的賣貨,一邊講述了他們一家三代人長期扎根基層供銷社服務“三農”,見證時代變遷的故事。這位199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,有著接近30年黨齡,退休至今仍在藤寨為農民提供農資供應服務,并免費提供施肥用藥技術指導的老黨員講述的故事,宛如一部當地供銷合作社曲折前進、轉型發展的畫卷再次呈現。
組建站點服務革命
孔叔的大伯陳文華,曾改名陳冠英,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,后來逐步成長為藤寨當地黨組織的領導,解放后曾任屯昌縣新興鎮第一任鎮長,后調到原通什市(今五指山市)一直工作到離休。
從1943年開始,孔叔的父親陳文蓮協助大伯參加革命工作,隨后加入黨組織。根據革命斗爭形勢需要,陳文蓮等3人組建了藤寨供銷社,利用供銷合作社站點商品交易相對頻繁、接觸各方人員較多的機會作掩護,大力開展地下聯絡、送情報和送信息等工作,并克服困難籌集糧油供應瓊崖縱隊。
統購統銷“雙向進貨”
解放后,陳文蓮擔任藤寨供銷社主任。按照計劃經濟時期安排,供銷合作社主要開展商品統購統銷工作。在孔叔記憶中,那時候的父親當起了“挑貨郎”,經常挑著布匹、針線、香煙和雨傘等日用品進村銷售,然后從村里收購木柴和家禽上繳國家。父親常常對他說,供銷合作社這種“雙向進貨”方式節約了工作量,在為農民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同時,也能收回農村富余產品支援經濟建設。
1977年,孔叔的哥哥陳明及加入藤寨供銷社,擔任門市部管理人,陳明孔協助開展工作。改革開放伊始,供銷合作社負責銷售農副食品,并根據當地農民需求,采購物資進行供應。當時的供銷合作社仍執行統購統銷政策。
“三項措施”保留陣地
陳明及于1988年擔任藤寨供銷社主任,直到1991年退休,根據組織安排,由陳明孔接任藤寨供銷社主任。就在這幾年,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,供銷合作社業務受到重大沖擊,但陳明及和陳明孔兩兄弟在不斷探索中,先后采取三項措施保留供銷合作社在藤寨的為農服務陣地。
1980年代末,孔叔兩兄弟探索“連銷計酬”模式,取消職工工資,單位集中進貨,當時藤寨供銷社有30多名職工,每銷售100元商品計3元報酬。第二種模式是“外出進貨”,實行定額承包制,每名職工需每月定額向單位繳納500元管理費,其它銷售收入為職工所得。先后實施的這兩項措施,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職工積極性,但隨著周邊各類小賣店、小商鋪如雨后春筍般涌現,供銷合作社競爭壓力劇增,在1990年代仍然虧本,單位職工逐步流失。孔叔召開職工會議,經大家同意決定實施第三種模式“大抽血”,把庫存商品降價賣給職工,收回一定成本,艱難維持這家基層供銷合作社陣地。
“四輪驅動”開創新局
多年來,鄉鎮基層供銷社面臨后續無人的窘況。正是帶著一家供銷社人為農服務的情懷,孔叔的侄子陳宏舉于1999年加入屯昌縣烏坡供銷社,后調到屯昌縣供銷合作聯社下屬土產公司工作,2008年調回藤寨供銷社擔任統計員,領取微薄的工資。孔叔于2019年退休,根據縣供銷合作聯社工作安排,陳宏舉接任藤寨供銷社主任。
在縣社指導下,陳宏舉自上任以來,通過鋪面改造、農村綜合服務社和村級供銷社建設、組建莊稼醫院等四項措施開創了工作新局面。首先是大力開展危房拆除改造,加強安全管理,不斷想出路盤活資產,爭取縣政府出資,利用藤寨供銷社鋪面建設小型農貿市場,由供銷社運營管護。同時,探索組建農村綜合服務社、村級供銷社,并利用現有資源組建了1家莊稼醫院(屯昌縣僅有2家莊稼醫院),主要銷售農業生產資料,在當地農作物收成季節免費提供病蟲害防治等服務,覆蓋藤寨1.8萬多農民。
一家三代人的堅守,使供銷合作社“扁擔精神”“背簍精神”在當地得到繼承和弘揚。供銷合作社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中。